绍兴,不只有鲁迅还有它们!

浏览: 时间:2023-08-30 分类:公司新闻
臭豆腐绝对算得上绍兴的代表作品,黄豆经过时间的浸泡,发胀变得柔软,外衣逐渐褪去留下嫩滑的内芯,在沉重的磨石中间碾压粉碎,犹如历史的打磨出来绍兴文化,黄豆经过多道工序变成豆汁,再经过饭布的过滤和沉淀等工序,用大石头压制它成型

宁绍地区在浙江偏东北方向,地势平坦,靠近东海,临近浙东浙西丘陵,集山地和临海于一体。地势决定了生活环境,也为形成当地美食推波助澜。

15


绍兴,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较具特色的美食也同样较具代表性。被水环绕的绍兴,家家门口临水,交通也多出了古韵味的乌篷船,黑色的乌篷船上船夫带着黑色的乌毡帽,在家家户户的水运间穿行。一副浓墨淡彩的江南水墨画了然于眼前。


绍兴这座城市有着千年历史,几朝的兴衰更换,也有着文化的沉淀,受着文化和历史的双重影响。


绍兴的美食有着水般的柔软和绵长,也有着水乡特有的细腻和浓厚,同时世代传承的做法工艺也为碾磨出来的精美食物增添了别样的寓意。


臭豆腐

臭豆腐绝对算得上绍兴的代表作品,黄豆经过时间的浸泡,发胀变得柔软,外衣逐渐褪去留下嫩滑的内芯,在沉重的磨石中间碾压粉碎,犹如历史的打磨出来绍兴文化,黄豆经过多道工序变成豆汁,再经过饭布的过滤和沉淀等工序,用大石头压制它成型。放置一段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充分与空气接触,最终形成了豆腐。


成为了豆腐,已经完成了一级使命,但是离臭豆腐的革命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之后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发展,在绍兴臭豆腐还需要一样东西的助力,就是苋菜梗汁,传说中的幕后黑手臭豆腐的臭就是它促成的。豆腐有了苋菜梗汁之后开始肆无忌惮的自我发臭,自我消化,慢慢由内而外的开始臭。


臭豆腐,在绍兴具有特色的就是在绍兴的仓桥直街的小巷子里,有个老人摆个小摊,笑呵呵的炸着臭豆腐,走进巷子就能闻到又臭又香的臭豆腐味道,感觉香味有方向盘旋在仓桥直街的小巷里。来一串臭豆腐,土黄色的豆腐,配上棕色的豆瓣酱,外酥里嫩,一口一个,豆腐内吸满油脂和酱汁在口腔里喷发,臭味和油炸香味一齐刺激鼻腔。


臭苋菜梗

臭咸菜,是绍兴历史的馈赠,据说是越王勾践在绍兴生活时,生活清贫没有东西充饥,为了让食物能够更长时间的保存,将野菜放入罐中保存起来,久而久之苋菜就开始发酵变臭。所以才有现在臭咸菜梗,除了苋菜梗之外还有毛豆、咸菜等同样的手法制作出来的腌菜。


苋菜梗,一般在半人高左右,取其杆,去其比较老的根部。切成小段,用水煮熟,这个火候很重要,过于熟或者过于生都对之后成品有很大的影响。然后撒上食盐,放入罐中,接着就是时间对它的魔术。


待能吃的时候只要拿出来稍微去掉腌出的沫,过个水浇点麻油就可以吃了。也有腌制的时候不放盐,等到吃的时候撒点盐往锅中一蒸就可以了。此臭味绝对像生化物,口感软还是硬就是最开始说的用水煮的熟度。喜欢软的可以煮久点,喜欢硬的就煮少点。


酱鸭酱鱼

酱鱼酱鸭,据说原来还有猪头肉,现在猪头肉吃的比较少了,但是酱鱼酱鸭的传统工序还是传承下来了,每到冬季来临就会看到家家户户的阳台窗上不是晾衣物而是晾鸡鸭鱼肉,一张张张飞的脸一样黑红的鱼身,还用竹签撑开铺平。鸡鸭去掉内脏倒挂在晾衣架上,用酱油腌制过的肉经过室外的冷热交替,空气中的细菌亲密接触发酵,慢慢从新鲜肉质转变成熟。


经过冬季寒冷潮湿的南方空气的酝酿,酱鸭酱鸡都会水分收干,经过酱油等腌制使得肉中变紧实且入味。等到能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下,绝对的肉的香味和酱油风干一起散发出来,就知道这是冬天的味道。


绍兴地区的笋分很多种,有些是常见的,例如毛笋、雷笋、春笋等等。而笋的制作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平时吃的比较多的是红烧、油焖、凉拌等等。笋一定要新鲜,新鲜的笋带着泥土的芳香和大地的露珠,有些早上挖出晌午就到市场上,经过简单的烹饪,就会非常美味。


也有一些作为笋干,笋煮熟洗净用石头压干,再晾晒。多重工序的演化才有到桌上的笋干菜,当地特产,笋干菜能够做很多菜,也是这种菜肴的辅材。笋干菜有其特有的干菜香味,也有笋的味道。